第163章 唐安妮办厂

人生前20年,唐安妮一直以为种土豆是撒下一颗小小的种子,然后再长出一颗颗圆圆的土豆。

所谓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她知道土豆是长在土里的,只是她没办法想象土里的万颗子到底是什么模样。因为村里收土豆的时候,她还在城里打长途电话筹钱。等她回来,都已经吃上土豆了。

这回,她可算有机会见识一颗土豆的生长过程。

唐安妮努力表现出波澜不惊。

她可是老师,见多识广,坐过飞机,坐过火车,还自己开过小轿车的老师,足够让她所有的小学生们惊叹不已的老师。

她怎么能暴露出自己不知道土豆是怎样生长的呢?她当然什么都懂。

可是当她瞧见土豆发芽时,她就傻眼了,完蛋了,这些土豆可是从县里弄来的种子,要是坏了的话,她怎么种土豆啊?

唐安妮的眼睛当场就红了。

这些天她一直忙着整地。县里淘汰下来的老拖拉机马力太小,能当交通工具拖人,却根本拖不动犁,耕起地来,甚至赶不上老黄牛。

社员们看了都哈哈笑,一致决定将将这拖拉机当成电视上说的那种公交车,以后他们就坐着拖拉机去公社去县城。

可惜没有机器帮忙耕地,大家就只好依靠畜力和人力。www.pdske.com 西瓜小说网

唐安妮惊讶地发现社员是真的很爱惜牲畜,他们甚至愿意自己耕田,也不愿意累坏了老牛。只是这样,整地的速度就慢了许多,待到他们帮忙将以前知青点的地都耕出来,都过了平常播种土豆的时间了。

当时她听到社员议论的时候,就心里发慌。因为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她还等着今年的土豆长出来,准备做薯片呢。

结果越怕什么越来什么,她跑回学校一看,她的土豆种子直接完蛋了,都发白了。

唐安妮没撑住。

她长这么大都没想过要自己挣钱。

作为一位优雅的富家千金,虽然她每天都在花钱,大手大脚地花钱,一个月能花掉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但她和她的朋友们都耻于谈钱,好像这样就显得粗鲁,没有格调。

好不容易,她计划自己想办法挣钱了,就像那个打算用一颗鸡蛋办一个养鸡场的人,梦还没做醒呢,鸡蛋已经打碎了。

唐安妮越想越悲伤,难道她真的这么没用,什么事也做不好吗?

就像妈妈无数次告诫她的一样,你太笨了,除了老老实实按照妈妈规划的路走下去之外,别无选择吗?

沮丧突如其来,几乎要将她压垮了。她来到学校之后,明明结识了很多,因为每天都要干活锻炼,吃的比以前多多了。但此时此,那种自我否定的痛苦却像座沉重的山,直接压在她背上,她都没办法站起来了。

还是学生们等的不耐烦,跑过来催促:“唐老师,我们什么时候种洋芋啊?”

农村小学有农学课,有的学校还有自己的实验田,就是跟着老师下地干活,所有的活都干。本大队的小学因为之前老师都是知青,所以学农田和知青点的田合在一起,师生一块儿干活。

农家孩子天然对土地怀揣热情,而且他们心中有个朴素的想法。就是老师跟他们一块种地了,起码得等到地里的庄稼收获才会走。

就好像他们上一任老师,就是收了洋芋才回城的。这样,唐老师起码能上完这个学期。

大家都热切地催促着:“快点吧,唐老师,俺们得赶紧去种。俺奶奶说这两天会下雨呢,这时候种最好。”

唐安妮难过死了,感觉自己愧对了学生的期待,不得不硬着头皮解释:“对不起!同学们,土豆已经……”

“啊,发芽了!”

学生们一个比一个兴奋,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抬箩筐。然后都不等唐安妮吩咐,他们已经拿起刀,开始咔嚓嚓地切土豆块。

唐安妮吓傻了,她突然间想起来自己在哪本书上看过的,说发芽的土豆有毒,人不能吃,也不能喂动物。

“你们可千万不要拿去喂猪呀。不用担心猪饲料不够,农科站的同志这个礼拜就来咱们大队教大家高效利用饲料。那些草也能变成好饲料的,就像电视上放的一样,养出来的猪特别肥。以后大家就顿顿有肉吃了。”

说着她居然莫名其妙地馋了,那种觉得自己没用极了的沮丧也稀里糊涂地一扫而空。

似乎面对自己的学生时,她就忘了自己是个没用的人。

小学生们根本不理会老师的胡言乱语。大人们总是这样,永远会说些莫名其妙的话。好在小孩子有自己的世界,不理会他们就好。

大家开开心心地将土豆切成块,然后抬着箩筐一路小跑到知青点的田边上,一个个拿着锄头,拿着铲子,一人打档子一人丢下土豆块,跟在后面的人用土盖住,再来一个人喷上水。4个小组配合默契,一点儿都不用唐安妮操心。

可她却没办法安下心来。

土豆已经坏了呀,大家费这么多功夫,到时候土豆长不出来,不是白耽误了吗?

大队妇女主任过来看学生们劳动,还给他们打气:“好好干活,送出洋芋来给你们唐老师吃。”

唐安妮忧心忡忡:“我怕土豆会长不好,种子已经不好了。”

可妇女主任过去看完之后,却十分肯定:“没坏呀,挺好的,能长能长。”

唐安妮不敢相信妇女主任的话。因为这里的人实在太随性了。

比方说她刚过来时,从城里带了点心。因为天气热,加上在路上耽误的时间久了,点心长了毛。当然得扔掉了。

结果社员看到之后直接捡起来,刮了上面的毛,就毫不在意地吃掉。

天哪,那可是上霉的东西,他们就不怕吃出毛病来吗?

大家却笑嘻嘻地告诉她,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她可没办法接受,要是食物中毒的话,那可麻烦了。

不过她忐忑不安了好几天,也没发现那个社员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人家照样下地干活,半点不含糊。

只是,即便如此,她还是要认真地强调,人不能吃上霉的东西,霉菌有毒。

她也不敢相信坏了的土豆还能长起来。

她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做祈祷了。在中国的日子,她常常想不起来自己是上帝的羔羊。可这一回,她还是虔诚地在胸口画了个十字,叹了口气:上帝呀,请保佑你的孩子。

然后她打开电视机,看到电视上的人正在打龙王的塑像。因为龙王已经很长时间没降雨了,大家花了供奉求雨,它还是没反应。所以人们生气了,直接把龙王像扛到太阳底下暴晒,还打它,就是为了教训它,吃了他们的东西就得给他们干活。

唐安妮看得目瞪口呆,然后脑海中浮现出个荒唐的念头。

如果上帝不保佑她的话,那他是不是也可以将十字架扔进火盆,恶狠狠地警告他?

她浑身一个激灵。

上帝呀,请恕我的罪。

可看到电视上的人生气地打龙王时,他为什么又觉得那么痛快呢?居然认为理所当然。

在其位,谋其政,你什么事都不干,凭什么让人民共养你?就因为你是神吗?

神又怎样?没有人相信你,你照样什么都不是。

这些念头疯狂地在唐安妮的脑海中翻滚,逼得她没办法继续坐下去,不得不站起身,跑到田里,偷偷扒开土,用手电筒对着里面的土豆块叹气。

完蛋了,这样的土豆怎么可能长出来?已经坏了呀。

她鼓足勇气,在心中恶狠狠地威胁上帝:你要是敢不保佑的话,我就改信别的神了。

反正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见神拜神,见佛拜佛。天底下的神仙是一家,就好像开公司一样,谁都说自己最厉害,谁都说别家不好。

凡人不要管神仙的事儿,大家见面客客气气的就好。

她想她一定是太入乡随俗了,这些想法又太合她的心意了。

她曾经看过一本书,说四大文明古国里,中华文明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在于这片土地上的人从来没被神权统治过。

即便他们有这么多神仙,甚至连黄鼠狼都被称为黄大仙,但在他们眼中似乎神仙和他们也只是物种不同而已,并不是不可挑战的权威。

人定胜天的理念,仿佛一直流淌在他们的血液中。

所以中国神话传说里是大禹治水,而不是等待诺亚方舟。

所以,孔夫子说:子不语,怪力乱神。

好像还有个故事,叫《宋定伯捉鬼》,人居然可以戏弄鬼,把鬼变成羊直接卖了换钱。

上帝呀,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唐安妮越想越觉得有趣,甚至连大晚上的独自一人跑到田里都忘了害怕。

假如这世间真有鬼的话,她就算不能像宋定伯一样,骗对方变成羊,然后卖了,起码也不能被牵着鼻子走。

她才不怕呢。

唐安妮回了学校,终于安稳地睡了。

她如此来回跑了两个礼拜,终于看到土豆出苗了,嫩嫩的绿色,在春光下,瞧着是那么的美好。

她捂着胸口,悬着好久的心可算落了地。谢天谢地,可算是长出来了。

看来的确得威胁上帝才有效,如果你不管用的话,我就不相信你了。

没错,神仙也是种职业,不管什么物种都得各司其职。就好像村里的牛和老母鸡,社员们养它们是为了让它们干活,让它们生蛋,如果它们做不到的,估计也得被吃了。

唐安妮想通这一点,那种惶恐居然一扫而空。

她不是上帝的叛徒,她和上帝是平等的,大家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她没背叛上帝,她不用心虚。

唐安妮写信跟伯伯说这件事。

她认为伯伯说的是对的,人必须得多体验多思考,才能在生活中感悟到更多。你只有内心充实了,才会感觉每一天都充满了意义。

伯伯没有对她的思考作出评价,只询问她,等土豆收上来之后,她准备怎么办?她可是种了整整100亩地的土豆。

田是当初下放知青开垦出来的,她免费使用。土豆种也是县里优惠发的,便宜的在她看来简直就是白送。

可等到春夏之交时,土豆长出来了,他可不能白送出去,她要靠这个挣钱呢。

唐安妮瞬间满血复活,开始筹备自己的工厂。

对,毫无疑问,她的土豆是天底下最好的土豆,一定值得最好的对待方式。

那就是做薯片。

她需要厂房,她需要机器,她需要一条完整的生产线。

她对着电视机研究了半天,决定分两步走,一边盖厂房,一边从国外进口机器。因为目前中国好像没人生产薯片,大家也不吃这种东西。

厂房的事情好办,隔壁公社的回流知青和留守知青盖了砖窑,现在每天都出产砖头。如果她想盖厂房的话,水泥、砖头还有石灰都不用担心,人手也不用愁。现在公社有建筑队了,到处接活干。只要你掏钱,房子能给你盖的好好的。

唐安妮原先觉得中国的东西都太便宜了,不管是劳动力还是材料,便宜的不可思议。可现在,她居然学会了跟人砍价。她要省下钱买机器呢,所以她必须得节约盖厂房。

后来还是公社信用社主动找上门,表示可以给她低息贷款,她才算勉强控制住了支出。

不过就算手上有钱,买生产设备也不是件简单的事。任何涉及到进口的工作,就会莫名其妙变得非常麻烦,有一大堆手续要办。

唐安妮真是烦死了。她现在对这些工作都没兴趣,她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她的机器投入身材。土豆生长两三个月就丰收了,她没时间等待。

她跑到县城打电话,像伯伯抱怨这件事。这个国家果然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步,最起码的,不应该给做事的人设置这么多门槛。

伯伯的心情似乎很好,居然听她废话也不生气,只提醒她:“长途电话费很贵。”

唐安妮尖叫。

她都已经跟中国农民讨价还价了,她怎么可能不在意钱。她的每一分钱都得花在刀刃上呀。

好在伯伯还是给她指点了迷津:“你在国内进口东西难,那你在美国将东西出口到中国呢?别忘了,你现在可是美国国籍。”

唐安妮恍然大悟,对呀,她完全可以从美国人的立场来处理这件事。

她立刻跑去市里,打国际长途给哥哥。她需要他的帮助,因为她太忙了,没时间飞到纽约去订机器。

当然,去纽约的机票也太贵了,一来一回花费的钱,够她做很多事了。

没必要浪费。

哥哥苦口婆心:“你应该回来了,东西不可能全部收回来,有这些,爸爸已经非常高兴。”

以前从来不夸奖子女的爸爸,这一回居然当着客人的面将妹妹大夸特夸了一通,说她是个纯孝的好孩子,为了家族的荣誉,不惜吃苦。

唐家大少爷其实也心动。妹妹受表扬虽然是他们这房占了上风,但哪里比得上父亲看重的人是自己。

可惜在中国的日子他已经受够了。即便是最高档的涉外酒店,在他看来也简陋不堪。

更别说出门在外了,他连上厕所都找不到地方。

不管父母如何夸耀文明古国,不管故乡的历史有多悠久,他是个浅薄的现代人,他只热爱年轻而充满活力的美利坚。

他是坚决不愿意再回一趟中国的。

他清楚地明白,在这种情况下,妹妹继续待在中国追寻家产的下落是最合适不过的,也更符合他们这一房的利益。

但作为一母同胞的哥哥,他又实在不忍心看妹妹吃苦。在那片土地上,即便什么事都不做,光站着就很辛苦呀。

唐安妮毫不犹豫地拒绝:“不要,我有我自己的事情要做。如果你真的心疼我的话,请把薯片生产线给我带过来,我要自己做薯片吃。”

唐家大少爷觉得妹妹疯了,为了吃薯片,专门弄条生产线?那他还不如航空给她邮寄薯片呢。

结果唐安妮直接怼了哥哥:“你知道什么?美国的工业污染多严重啊,一想到我吃的都是那一种土地长出来的东西,我都觉得自己能活到现在实在太幸运了。我找了一片山青水秀的地方,这里长出来的材料才是最好的。我要用这样的土豆来做薯片,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薯片。”

年轻姑娘总是有资本任性,尤其当她是位富家千金时,她的家人也纵容她的任性。

不就是一条生产线吗?起码对唐家大少爷来说,这算不了什么。就是少换辆车的事儿,他还是可以当成礼物送给妹妹的。

可惜这个时期情况特殊,不是商人愿意出口商品到中国,东西就能运进来。有很多设备,很多生产线,甚至连厨具都在禁运名单之上,天知道那些制定规则的人究竟是怎么想的。

实在没办法,唐家大少爷只能走迂回路线,先把东西运去香港,然后再倒腾到内地。这个步骤倒是简单多了,因为改革开放之后,有不少港商已经开始在内地尤其是沿海城市进行投资,他们有自己的运输路线。

这批设备在海上飘荡许久,好不容易上了岸,然后再改走火车,况且况且地运到了林县。

东西到的时候,全县的人都轰动了。还有不少人跟着运输队,一块儿到大队来,就想看看这美国人的机器到底有什么不同。

唐安妮看到机器,松于松了口气。这两天就起土豆了,要是设备再不到的话,她只能先把这100亩土豆当口粮吃掉了。再富含花青素也没用,在这里,土豆就是土豆,比不上大米也比不上白面,不要指望能卖出价钱。

人们吃饱肚子,拥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是第一步,然后才能考虑营养是否均衡。

100亩土豆就是她的启动资金,她还指望它们赚钱呢。

机器一到位,唐安妮就赶紧看说明书。

因为配的说明书是英文,她必须得自己看明白了,才能和厂商的技术员沟通,准确地将相关知识传给工人。否则人家一走,她还没搞明白的话,花了10万美金买来的设备就得闲置了,再处理起来会很麻烦。

好在哥哥挑选的厂商也看重中国市场。他不知道自己的客户是想把薯片卖到美国去,他相信9亿中国人肯定会爱上薯片的。等到那一天,那将是会怎样辉煌的市场。

所以,技术员十分认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培训工人的时候也相当严肃,绝对不允许他们马虎了事。

县里和公社都十分看重这事儿。为了最大限度地支持生产,他们将附近几个公社的高中毕业生都调过来了,待到培训结束就上岗。高中生文化水平高,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强,应该能玩得转洋玩意儿。

事实上,真空减压油炸流水线是自动化的,只要掌握的操作流程,就算不识字的工人也能干这活。

但领导们都非常严肃,县里的领导过来协调现场时,还认真地强调:“谁的钱来的都不容易,你能想办法筹钱在我们这里投资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我们就该全力以赴,争取让你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坚决不拖生产的后腿。好人好马上好工程,效率才能高。”

唐安妮受到了感动,也认真地强调:“等到产品一出来,我会尽快还清信用社的贷款的。”

上帝呀,她还欠了2万块钱呢。

长这么大,她头回借钱,而且还是为一个国家政府借钱。这里没有私人银行,要么是政府的,要么是集体的。她感觉好新鲜。

县里的干部笑容可掬:“不着急嘛,如果做得好,可以扩大规模,招更多的工人。”

唐安妮作为商人女儿的本能突然间上线。哦,她想起来了,现在政府鼓励办社队企业呢,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利益最大化,而是为了安置剩余劳动力。

她办的这个薯片厂,好像也是社队企业。

所以领导们是想让她安置更多的工人啊。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推荐阅读:

极寒天灾,我有木炭翻倍 我一个肉盾,杀怪奖励万倍攻速什么鬼 抗战:听劝后,咱老李逆天改命 柯学:多子多福,从美妇高畑开始 带着九叔去霍格沃兹 我才不是小傻子呢! 人在盗墓求长生 红楼梦:我的识海之中有棵树 四合院:从车间主任开始 一胎双宝:慕少你老婆跑了 极品上门女婿 最强锦衣 重生成星际第一团宠 神级宠物进化系统 海贼之异世剑仙 诡异降临怪谈倒欠我八个亿 重生后嫁给男主他叔 宇宙第一扳手 少年闯三国 王妃日日想和离 大秦:父皇,我的家底你别惦记! 许枫鱼幼薇长赢 忍界之冰遁仙人 玩家请睁眼[无限] 子夜歌 冲喜后,病弱世子站起来了 不会魔法的我只能去修仙了 一胎三宝:偏执大佬是个粘人精 洪荒:人道至尊,杀完妖皇废圣母 木筏求生:开局只有我能签到 游戏不是生活 仙启七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